工商時報【于國欽】

愛因斯坦瑞士唸高中時住在老師溫特勒(Jost Winteler)家中,他後來回憶,學校教師友好熱情,溫特勒經常用講故事的方式與他暢談學問,愛因斯坦從此不但喜歡上學,而且也對物理深深著迷

■牛頓進劍橋大學後,教授巴羅(Isaac Barrow)協助牛頓安排住宿及工讀,巴羅除了為人熱情,其講授的幾何、光學更引人入勝,牛頓後來回憶:「受到巴羅教授的教導是無上的幸福。」

最近由於中研院提出人才宣言,大家又開始注意這個議題,事實上這已不是新問題,五、六年前業界即經常籲請政府調整大學的學程,以讓培養出來的人才能為企業所用。

當年政府也從善如流,非但設置了產業碩士專班、推出了菁英留學計畫來培養人才,行政院更成立了「人才引進及培訓會報」經常開會檢討,但有關人才不夠的問題,依然存在。

事實上,如果純從受大學教育人數來看,台灣人才不算少,30年前在研究所唸書的學生才7,000人,但如今已有22萬人,從前企業想找一個大學生得眾裡尋他千百度,但如今台灣擁有大學學歷者就占了近四分之一。

高等教育比率冠全球

台灣受高等教育人數近年來的成長速度已超英趕美,根據教育部統計,年輕人(25~34歲)受大學以上教育的人口比率,台灣在去年已高達40.3%,不但贏過南韓、日本,更遠遠超過德、法、英、美,居世界第一。

雖然政府有這麼多的人才培育方案、引進人才會報,又設立了這麼多大學,每年培養出二十多萬名畢業生,但由於辦教育者多數沒有熱情與遠見,因此儘管政府年年投入龐大的預算,依然無法培養出人才。

人才到底要怎麼培養,古今中外沒有一定的法則,但為師者的熱情是不可少的,牛頓及愛因斯坦都深受其老師的影響,而啟發了研究的熱情,兩人自大學畢業後並沒有繼續深造,也沒有投入繁忙的工作,1667年牛頓自劍橋大學畢業後留校負責協助兩個學生的功課,年薪雖然只有200鎊,但工作輕鬆,使他得以創造出反射望遠鏡,發現宇宙的奧秘。

愛因斯坦1900年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大學畢業後,失業了兩年,1902年才到專利局當審查員,年薪也只有3,500法郎,但他樂在其中,在專利局工作了6年多,此一期間他發表了相對論、等效原理等30篇重要論文,他後來回憶這段期間指出:「我非常喜歡專利局的工作,在這裡我悟出最美妙的思想,年輕學者需要獨立思考,最好先找一份與世隔絕的工作,像專利審查員、燈塔看守人,這樣既履行了一項有益的職責,又有時間致力於發掘科學的奧秘。」

為師者的熱情很重要

辦教育者的熱情啟發了牛頓、愛因斯坦,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、李政道也深受其師吳大猷的影響,而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亦復如此。田中耕一並沒有顯赫的學歷,1981年自日本東北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島津製作所的研發部門工作,四年的大學教育能培養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,為師者的熱情,實為關鍵所在。

今天當我們在談人才時,應該從教育的熱情出發,而不該從短期的利益出發,企業難免急於要立刻得到人才,但「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」,人才培育不可能速成,必須以熱情著眼於長期,而不應只管何時擠進全球百大排行、每年創造多少博士這些僵化的指標。

想想牛頓、愛因斯坦、田中耕一,也許我們可以更清楚人才該如何培養。






熱門關鍵字: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, gucci,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kmovw 的頭像
    dkmovw

    dkmovw的部落格

    dkmov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